
推荐阅读
热门回答
商标行为人的主观意图
摘要:
在美国,绝大多数法院都将被告采用该商标的意图作为认定混淆可能性的一个因素.一般来说,如果被告已经知道原告的商标,而且其目的存于通过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而假冒在先商标,可以
在美国,绝大多数法院都将被告采用该商标的意图作为认定混淆可能性的一个因素.一般来说,如果被告已经知道原告的商标,而且其目的存于通过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而假冒在先商标,可以
在美国,绝大多数法院都将被告采用该商标的意图作为认定混淆可能性的一个因素.一般来说,如果被告已经知道原告的商标,而且其目的存于通过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而假冒在先商标,可以认定两个商标之间存在混淆的可能性.实际上,当事人是最了解消费者和市场的人选,如果能够认定被告的目的在于假冒原告的商标,即通过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让消费者产生混淆,那么当然就可以从被告的主观意图反过来推导出被告的商标与原告的商标存在混淆的可能性.在界定被告使用该商标的意图时,必须考虑其目的是不正当的假冒行为,还是正当的竞争目的,而这两者之间往往很难划出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
例如在Libman Com-pany v. Vining Industries Inc.商标侵权案中,原告经过两次申请被驳回后,终于于1993年获准在扫把上注册了一个由深浅对比颜色组成的商标,被告模仿这种设计.
美国第七巡回上诉法院认为,被告知道原告的扫把销售得非常好,由此推断出消费者喜欢颜色对比鲜明的扫把,并决定加入这种潮流中,被告的目的不在于造成混淆,而且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显示出构成混淆,因此,它是一种竞争而不具有主观恶意.从该案可以看出,被告主观上是否存在主观恶意,主要针对是否存在混淆消费者的恶意,这种主观状态的证明,需要综合所有相关因素才能作出判断.
例如在Libman Com-pany v. Vining Industries Inc.商标侵权案中,原告经过两次申请被驳回后,终于于1993年获准在扫把上注册了一个由深浅对比颜色组成的商标,被告模仿这种设计.
美国第七巡回上诉法院认为,被告知道原告的扫把销售得非常好,由此推断出消费者喜欢颜色对比鲜明的扫把,并决定加入这种潮流中,被告的目的不在于造成混淆,而且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显示出构成混淆,因此,它是一种竞争而不具有主观恶意.从该案可以看出,被告主观上是否存在主观恶意,主要针对是否存在混淆消费者的恶意,这种主观状态的证明,需要综合所有相关因素才能作出判断.
【联创财税:】专业为广大西安企业及创业者提供注册公司、代理记账、公司(工商)注册、商标注册、公司变更、公司注销、税务筹划等专业财税服务,为您解答各种工商财税疑难问题,如有需要,欢迎来电咨询办理!服务热线:180-4900-5268(同微信),免费创业辅导。
本文地址: https://www.sxlccs.com.cn/shangbiao/31961.html
关键词:
2020年陕西高企认定流程办法及政府国家政策补助
2020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最新规定!
最新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
马会计
寻求代账服务,小规模纳税人代理记账收费标准需
慧算账公益行走进敬老院,关爱老人践行公益
不想被税务局拜访?这些财税该注意点必须知道
慧客之声|凯威诺信李海龙:无利润无品质,办公
专业记账报税公司如何选择?
聚焦代理记账业务范围:会计代理记账公司可以
上一篇:商标虽小但最不应该忽视
下一篇:商标行为识别